周日去明治神宮外苑賞銀杏。
明治神宮外苑,不是我們憑名稱上所想像的那樣,在明治神宮的旁邊,我們也坐了一個小時的車程才到達,小女上周日去,聽說很漂亮,結果我們本周再去,已遜色不少了,因為黃色銀杏葉已掉了不少呀,少了些樹大之美。但是影片中,可以看到正在飄落的銀杏,它輕飄飄的,猶如天女散花般美妙!小女小時,曾在稻田內,玩撒稻梗至空中的遊戲,這裡的小孩,則把落下的銀杏樹收集成堆後,往空中一撒,黃澄澄的落葉飄下來,好玩又好看!
明治神宮有多大,我們也不知道,因為幾乎所有人,都把相機集中在那一條種滿銀杏的大道上,甚至還碰到上次在農業祭中捐錢看特殊樂器演奏的外國人父子檔,他們悠閒的騎著腳踏車賞風景,所以一樣的中外人士,只要來到日本,都是一個樣子,哪裡有美景在,人們就趨之若鶩般趕集去!
請按此:明治神宮外苑の銀杏並木。明治神宮外苑。
請按此:東京•明治神宮外苑のイチョウ並木。明治神宮外苑。
請按此:北海道大学イチョウ並木。北海道大學銀杏。
請按此:秋の高尾山の紅葉ハイキング 。高尾山之秋。
去年冬天曾至高尾山上玩,知道要小小的爬山坡,所以上山前先買有酒味的饅頭來吃,希望可以禦寒,第一次吃到有酒味的饅頭,還蠻新鮮的。到了高尾山上,吃的飯館不多,所以我們就點了蕎麥麵來吃,台灣是吃不到蕎麥麵的,結果麵一來,我們又不知怎麼個吃法,只好看別人如何吃,自己再吃它,原來它是沾麵的吃法,台灣的山藥需要煮熟,日本的山藥則要生吃,若煮熟來吃,營養會扣分吧!飯館人員給我們每人二碗,一碗是乾蕎麥麵,另一碗有一點兒湯,內又有一顆生蛋,加上磨成泥狀的山藥糊,原來是要自己把生蛋打散,一邊夾乾麵,一邊沾有湯,蛋,山藥混合的湯汁來吃啊!第一次吃很新鮮,以後就知道又有一種新吃法了。
去年來坐有鐵軌的一節電車,上高尾山,我們擠在車廂內的最前頭,拼命看風景,所見到的是:兩邊的綠樹,全被雪白的雪覆蓋住了,甚至樹枝上還掛著雪呢,真是新奇!今年看熟悉的高尾山的影片,此時山上樹葉正火紅呢,真是(秋紅冬白),(紅葉紅似二月花),一年四季很有變化呀!
明治神宮外苑,不是我們憑名稱上所想像的那樣,在明治神宮的旁邊,我們也坐了一個小時的車程才到達,小女上周日去,聽說很漂亮,結果我們本周再去,已遜色不少了,因為黃色銀杏葉已掉了不少呀,少了些樹大之美。但是影片中,可以看到正在飄落的銀杏,它輕飄飄的,猶如天女散花般美妙!小女小時,曾在稻田內,玩撒稻梗至空中的遊戲,這裡的小孩,則把落下的銀杏樹收集成堆後,往空中一撒,黃澄澄的落葉飄下來,好玩又好看!
明治神宮有多大,我們也不知道,因為幾乎所有人,都把相機集中在那一條種滿銀杏的大道上,甚至還碰到上次在農業祭中捐錢看特殊樂器演奏的外國人父子檔,他們悠閒的騎著腳踏車賞風景,所以一樣的中外人士,只要來到日本,都是一個樣子,哪裡有美景在,人們就趨之若鶩般趕集去!
請按此:明治神宮外苑の銀杏並木。明治神宮外苑。
請按此:東京•明治神宮外苑のイチョウ並木。明治神宮外苑。
請按此:北海道大学イチョウ並木。北海道大學銀杏。
請按此:秋の高尾山の紅葉ハイキング 。高尾山之秋。
去年冬天曾至高尾山上玩,知道要小小的爬山坡,所以上山前先買有酒味的饅頭來吃,希望可以禦寒,第一次吃到有酒味的饅頭,還蠻新鮮的。到了高尾山上,吃的飯館不多,所以我們就點了蕎麥麵來吃,台灣是吃不到蕎麥麵的,結果麵一來,我們又不知怎麼個吃法,只好看別人如何吃,自己再吃它,原來它是沾麵的吃法,台灣的山藥需要煮熟,日本的山藥則要生吃,若煮熟來吃,營養會扣分吧!飯館人員給我們每人二碗,一碗是乾蕎麥麵,另一碗有一點兒湯,內又有一顆生蛋,加上磨成泥狀的山藥糊,原來是要自己把生蛋打散,一邊夾乾麵,一邊沾有湯,蛋,山藥混合的湯汁來吃啊!第一次吃很新鮮,以後就知道又有一種新吃法了。
去年來坐有鐵軌的一節電車,上高尾山,我們擠在車廂內的最前頭,拼命看風景,所見到的是:兩邊的綠樹,全被雪白的雪覆蓋住了,甚至樹枝上還掛著雪呢,真是新奇!今年看熟悉的高尾山的影片,此時山上樹葉正火紅呢,真是(秋紅冬白),(紅葉紅似二月花),一年四季很有變化呀!
綜觀此銀杏樹道,就這麼長而已。 |
人潮都從此開始參觀。 |
合照。 |
人潮多。 |
銀杏樹蔭下。 |
坐下來休息一下。 |
樹蔭下歇腳處,真是清涼舒適啊! |
從此觀看,地上都是銀杏落葉。 |
難得的歇腳處。 |
樹根上,也滿是落葉。 |
天空看去,藍黃黑分明。 |
小朋友高興的玩撒落葉遊戲。 |
另一邊還有陽光處。 |
等喝咖發處。 |
大道上,人潮如流水。 |
銀杏樹長得非常筆直。 |
銀杏樹葉猶如黃金般閃耀動人。 |
很快的就走到路的盡頭了, 路樹總是有一邊比較茂盛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